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一、 土石方开挖及填筑工程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标段土石方开挖、填筑工程主要包括:隧洞后明渠段、压力前池、泄水陡槽及排洪涵洞的基础开挖、回填和填筑。
土石方开挖共13266m3,土石方回填5822万m3。
1.2工程地质条件
隧洞后明渠段自桩号3+685开始,在桩号3+829.9处至前池渐变段,全长144.9米。
全部座落在山前三级阶地下缘,地形相对宽阔,针对与渠线垂直方向坡降较大的特点,引水渠采用梯形设计引水面加重力墩墙的复式断面。
地段为全断面深挖方,该渠段位于IV级阶地近前缘,第一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Q4d1)泥质砂砾石,厚度5-7.6米,第二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阶地砂砾石(Q3ap1),埋深在5-7.6m,厚度在4-5.6m。
渠道横跨3条冲沟,冲沟口宽26-32米,深8-10米,施工期须作防洪准备。
在桩号3+829.9处接压力前池,泄水陡槽从前池侧槽接至上游红沟内。
前池与进水压力管夹角123度,前池总长23米,最大挖深13米,水平方向挖进23.4米,泄水陡槽98米,压力管线220米,泄水陡槽长度98米。
消能高差17米溢洪道建筑物布置在地形相对平缓的阶地槽谷段,沿溢洪段总体地形是南、北段高、中间低,东边高西边低。
地表高程进口段315~320m,往下槽谷中部相对较低,为300~310 m,挑流鼻坎段310~316 m。
前池及泄水陡槽位于IV级阶地近前缘,第一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Q4d1)泥质砂砾石,厚度5-7.6米,第二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阶地砂砾石(Q3ap1),埋深在7.6m,厚度在5.6m。
青灰色,砂约占10%,砾石35%,卵石55%。
底部为基岩-石炭系下统臭牛沟组(C1c)黑灰色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埋深12.9m,薄层状,页理发育,岩质较软,表层强风化层厚5-8米。
1.3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主要特点
根据招标文件,从施工难度和工期方面考虑,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石方开挖范围相对集中,便于组织机械集中开挖。
(2)根据本工程总工期要求,土石方开挖应尽早完成,可尽早为前池及洞后明渠混凝土浇筑提供工作面。
(3)土方开挖工程量远大于土方夯(回)填量,施工时加强土石方平衡,经济合理的将开挖弃渣综合利用。
2施工布置
2.1 施工道路布置
结合本标段现场地形特点和工作范围及具体的施工方案,在渠道右侧修建临时施工道路,道路长度根据招标文件约为350米。
2.2施工供水
开挖施工用水强度为20m3/h,采用从临建供水系统用Ф80钢管接引至工作面,管长约100m。
2.3 施工供电
主要为开挖施工、供水、供风、砼工程用电及照明。
附近有甲方提供电源,架设临时输电线路即可至工地。
2.4渣场布置
本标段弃渣全部运至发包人指定的渣场。
3、土石方开挖程序及方式
3.1开挖程序
根据本合同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合同土石方开挖主要集中在开工后的前20天。
结合本标段开挖工程的结构形式、地形特点及混凝土工程对开挖交面时间的要求,将采用分区进行开挖。
首先引水明渠,后前池,最后泄水槽。
3.2开挖方式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
土方及覆盖层开挖分层厚度3~5m;
石方开挖分层厚度6~10m。
4、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
4.1 土方及覆盖层开挖
本标段覆盖层开挖方量比较大,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配10T 自卸车运输。
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4.2石方开挖
(1)钻孔与爆破
由于石方开挖工程量较小,石方开挖采用人工打眼、电雷管引上爆。
爆破作业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技术交底,严格贯彻推行爆破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和制度。
编制周密的爆破施工方案。
爆破作业由受过训练、有实践经验、有爆破证的人担任,专人负责安全。
爆破材料贮破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并与民房、项目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炸药与雷管堆放要平稳、整齐,且分别堆放。
当遇瞎炮、绝对禁止拉动导火索或雷管脚线以及掏动炸药内的雷管。
爆破时、现场人员应撤到安全区域,并有专人警戒。
岩石开挖需控制炸药用量,以石头炸开、石头飞溅范围在50m内为限。
石方开挖工艺流程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