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价值范文网>教案设计 > 寓言四则教案8篇

寓言四则教案8篇

发布时间: 2023-04-12 19: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四则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寓言四则教案8篇

教学过程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⑴ 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⑵ 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⑶ 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___________,发展和结局是___________。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⑴ 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⑵ 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⑶ 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⑴ 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⑵ 组织讨论:

①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 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 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⑶ 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___________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⑷ 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⑸ 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⑹ 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⑺ 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

⑴ 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⑵ 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⑶ 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⑷ 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⑸ 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⑵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⑶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⑷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⑸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一:嘴和眼的对话;二: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对于《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则古代寓言,提供关键字词提示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自读《智子疑邻》,掌握不能因人废言的寓意;研读《塞翁失马》理解寓言中福与祸的相互转化。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想像新颖、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述,大家欣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⑴ 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⑵ 不筑:修补。

⑶ 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听读录音,注意下列字词。

教师提示:

⑴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⑵ 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问。

⑶ 其马将(jiānɡ)胡骏马而归:带领。

⑷ 堕(duò)而折其髀(b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⑸ 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⑹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⑺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⑻ 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畅读寓言,结合提示译成现代汉语,感知文意。

4、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教师明确:

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

启示:

⑴ 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

⑵ 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6、集体诵读,深层体味。

四、课堂练习

投影: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孔子的弟子曾参,品德高尚,一贯讲信用,重诺言。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幼小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走。妻子哄骗他说:你不要闹,妈妈从市上回来,就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给你吃。

妻子一回到家,曾参真的捉住那头猪要宰杀。妻子急忙阻拦:这头猪正在长膘,杀了多可惜啊!

你不是答应孩子,要杀掉它吗?

唉,你怎么这样死脑筋!我不过哄哄孩子罢了,哪里真的要杀猪呐!

不!曾参坚决地说,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如果欺骗了他,这不是教他养成欺骗的坏习惯吗?再说,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了。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曾参终于坚持杀了那头猪,实现了妻子许下的诺言。

1、曾参说: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你认为正确的办法是什么?请大致按曾参这段话的格式把它表述出来。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寓意。

3、请为这个故事拟个恰当的标题。

参考答案

1、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要用诚实来教育他,他不就养成了诚实的好习惯吗?再说,母亲有好榜样,孩子就会学着这么去做人了。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3、曾子杀猪

五、课堂小结

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个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个哲理,严肃认真,催人深思,让人感悟现实,体会人生。这就是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

1、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阅读语段,完成1~5题: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_______展开情节内容。

2、文中加粗的必须用必需替代行吗?试分析两者的异同。

3、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正确理解文中钓钩的含义。

4、大鱼说话很注意限制性词语运用,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5、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对话(或语言描写)

2、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有强调的意味。

3、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4、最安全的、绝对

5、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生命。

教具准备 篇二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篇三

《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本文所涉及的是科学现象,蒲松龄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象力。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基本教学思路:

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感觉到秋天已经来到了吗?天空中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田野里枯枝颤抖,黄叶飘零,一派秋的庄严。是啊,秋天的满地落红,冬日的漫天飞雪,春时的嫩芽娇花,夏季的绿树浓荫,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能看到。可是有一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

板书题目作者,学生记住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施标: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并听出师故意读错的生字。然后打出电子词典,指定一学生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至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通畅无阻。

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先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篇课文的目标可以有这两个。大家看同意吗?

打出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比一比谁理解得快。时间8分钟。

3、讨论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游戏:

甲:我来问,你来答。

某词的意思是什么?

乙: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

师与一学生合作举例。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

山市高潮时出现的“危楼”是不是指“快倒的楼”?

生:这个问题难不倒我,“危楼”指的是“高楼”,它还站得好好的。

师:这座高楼是几间的几层的?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生:五间的、数不清几层的。里面的人有的靠着,有的站着,干什么的都有呢!

师:它是怎么一步步消失的?

生:先渐低再渐如常楼渐如高舍,又倏忽如拳如豆消失了。

师:“危楼”一词在哪诗里还学过?

生: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

然后学生之间热闹游戏,快乐掌握。师巡回听听。

○5请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一两名学生描绘出画面。

师借机描绘:

你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突地出现青塔白楼,楼阁殿堂,街道里巷,并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后一阵大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只剩下那座高楼,灯光点点,人影屑屑,可是只一会儿,楼渐低,减低,直至如拳如豆消失不见。的确是很神奇啊!

这么美好的景观,我们得用同样美的朗读读出来。引入下一阶段。

4、深化领悟阶段:

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放飞想象,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师引导: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点拨引导: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另外,多年的迷信思想的控制,叶使人们相信真有所谓鬼神。可是现在,科学的巨手早已揭开了这种景观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到更多海市蜃楼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然后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上网、《物理》课本、《十万个为什么》等资料。

学生快快行动,查字典,看谁先查到谁读出来。

师引导:你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个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同学们,要做明白人,就必须自己动手,探索研究。

那么,交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六人一组,课下查阅资料,得到海市蜃楼的有关知识。然后整理成文,给蒲松龄写一封信。

三、作业布置:

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板书设计:

要求学生记下板书上的几读,用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

山市

蒲松龄

初读:

大声读:

默读:

想象读:

初一上册语文《寓言》教案 篇四

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灵活运用“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具课件

时间安排指导自读《智子疑邻》——研读《塞翁失马》——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课后

小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读带动其他环节。通过自读、译读、熟读、无标点

朗读等形式,为学生理解课文铺平了道路。

备注

教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智子疑邻》也是其中的一篇。

2、自由诵读,疏通文意,教师提示理解词义的方法。

理解词义有三种方法:

(1)借助文章下面的注释;

(2)查工具书;

(3)举手询问。

3、请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关键词语理解寓意。

4、生联系自身体会谈启发。

二、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很多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教师提示:

(1)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2)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问。

(3)其马将(jiānɡ)胡骏马而归:带领。

(4)堕(duò)而折其髀(b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5)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6)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7)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8)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生根据图片提示,用文言文说说故事。

5、无标点朗读课文。

6、生理解寓意。

思考:

(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

(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

(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7、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

启示:

(1)祸福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

(2)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8、你能不能用成语、俗语或者警句之类来解释这则寓言呢?

三、拓展延伸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你知道吗?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个出自寓言的成语故事?

四、作业布置

自编寓言故事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如树和斧子、蜜蜂与花朵、画笔和颜料

教学重点 篇五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篇六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能力目标

1、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积累文中比喻,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

3、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分析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描摹细致、用语准确,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动说明的好处。

2、观察与联想。语言生动,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绘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云。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3、图表概括法。课文主体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通过列图表,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分析、理解选取说明角度安排说明顺序的写法,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板书文题)

设计(二):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投影显示:

(1)注音:

峰峦(luán)

一霎(shà)间

点缀(zhuì)

绫纱(líng)

弥漫(mí)

晕(yūn)头转向

月晕(yùn)

崩塌(bēng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学生自由诵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1)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3)文中第2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

(4)相形课文主体部分对云和天气关系的具体细致的介绍,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

(5)以简表的形式归结课文的行文思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地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2)第6段的中心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标示说明角度的变化。

文章从云的形态、云的光彩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3)这两个词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云层分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4)第1段用一连串的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说明云的“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说明它轻飘,有的“像鱼鳞”,说明它排列整齐;有的“像羊群”,状其形态,有的“像一张大棉絮”,状其质感;“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状其势。这一系列恰当的比喻,鲜明而具体,形象而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词比喻贴切,耐人寻味。总之,比喻的运用不仅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而且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3、品读全文,体会课文层次清晰的特点。

三、具体研讨第3~6段

1、学生精读,揣摩语言的生动形象。

2、投影显示薄云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文的细致描绘,仔细观察云的形态变化,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思考:(1)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请以简表的形式列出晴天云的形态变化、特征以及预示的天气变化等情形对比。

(2)第3段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那么现象是什么?本质又是什么?

(3)第3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各举出一个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本段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点。

(2)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3)平实说明: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生动说明: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趣味。请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展开充分的想像和联想,既考虑静态,又兼顾动态,以求动静结合之妙。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学生回答,教师示例: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4、第4、5、6段的写作思路与第3段相同,请学生仿照对第3段的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标示这三段的内容要点。

学生合作完成。

5、积累文中的有关谚语,了解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

文中出现的谚语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教师适当补充,并做些解释,如: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2)“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4)“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5)“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6)“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7)“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四、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1、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1)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___________(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出现了高层云,___________(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3)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___________(一定有时常常)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4)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___________(相当一定非常)的限度。

(5)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___________(判断推断推测)天气的情况。

2、下面一段话的句序被打乱了,将理顺后的句序写在后面的方格内。

①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③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④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⑤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⑥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⑦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正确句序: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2)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3)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4)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5)那最轻盈、站得的层,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积云……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4、如果将下面一段描写天气的语言改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渐渐聚集起了层层阴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濛濛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参考答案:

1、(1)常常(2)往往(3)有时(4)一定

(5)推测。(这些词语或修饰或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②①⑥⑤③⑦④

3、(1)下定义(2)拟人(3)分类别(4)引用(5)拟人分类别作诠释

4、天气:晴转多云,午后有小雨,风力1~2级。

五、课堂小结

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关系的科普文,文章成功运用了分类说明、比喻说明等方法,使得内容准确生动、层次明晰。看云识天气,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正如课文所言它毕竟有一定限度,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天气的准确预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昔日神话中的雷电神、风婆婆也只是故事中的角色,因为科技改写着大自然的历史。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2、过程与方法:以作者情感变化为主线,扣点引导、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思想情感体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3分钟)

1、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放风筝》,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语:

放过风筝吗?喜欢放风筝吗?听到这首儿歌,是不是有童年重现的感觉?

风筝这个可爱的玩具,曾是许多人快乐童年的天使,给年幼的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欢乐。可是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因为一些看似正当的理由,无端地被剥夺了这专属于童年的纯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和作者一同来追忆一段关于风筝的,伤心往事。

2、出示课题。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屏显鲁迅有关材料,师生一同阅读。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风筝》的教学,对于老师是一个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老师已经作好挑战的准备了,同学们作好准备没有?那就让我们来接受挑战第一关--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教学环节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出示听读要求:

1、听清字音,划出生字词。

2、边听边想: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情?

3、听的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或者不太明白的词句。

反馈:

1、生字词教学

2、概括课文内容:围绕风筝,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弟弟喜欢放风筝,我不许他放,他偷偷地自己做风筝,快要做好时被我发现并毁坏,二十年后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想要讨得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完全不记得了。(文字提示学生回答)

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出色,这些疑问能不能自己来解答呢?接下来要考验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环节:

三、教学环节二:研读课文,探究意蕴。(20-25分钟)

出示学习步骤和要求:(学生自读与合作探究用时5分钟,交流、梳理小能不能理解的问题2分钟,完成预设的两个问题15分钟)

1、快速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课文意蕴,自我质疑、释疑。

2、小组内交流、探讨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预设:

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2、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由问题1“精神虐杀”引导进入第三、四段学习:

1、“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对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2、我是如何“精神虐杀”弟弟的?(找相关的动作描写,并朗读。概括我的形象--粗暴)

弟弟的心灵有没有受到伤害?(找相关的神态描写。概括弟弟的形象--可怜)

3、我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童心、快乐、创造力等。从第三段里找相关的神态描写,并诵读)

4、我为什么要“精神虐杀”弟弟?(领悟到,出发点是关爱,是亲情)

5、我为什么要把自己写得那么粗暴,弟弟那么可怜?反映了鲁迅什么样的感情?(悔恨、自责--同样体现对弟弟的亲情)

问题2:为什么弟弟不记得了,我不觉得宽松,而是“沉重着”?(我无法原谅自己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想弥补而无从弥补,心里更加歉疚、自责)

小结:二十年的时光,变了的是对风筝和游戏的看法,不变的是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情深,浓浓的亲情。

四、教学环节三:感悟主题,体会亲情,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3-5分钟)

1、从风筝的故事里,你看到了鲁迅先生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自省精神知错就改勇于承担;关爱弟弟,手足情深)

2、你从本文中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五、教学环节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5分钟)

说一说:

在跟家人和同学的相处中,你有没有被他人“精神虐杀”或“精神虐杀”他人的经历,至今想起有什么感受?

写一写:

给曾经“精神虐杀”过你或你“精神虐杀”过的人写一封信,真诚地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课后完成)

六、课堂小结(1分钟)

二十年前,年少的鲁迅毁坏了弟弟的一只风筝;二十年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浓浓的亲情,鲁迅又还给了弟弟一只风筝。而这只风筝同时也送给了我们。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在误解和冲突中也蕴藏着亲情;也是从这只风筝里,我们懂得了人要敢于自省,要知错就改,要勇于承担责任。

一边是严于律己,一边是宽以待人,拥有这样的一双翅膀,我们一定可以在爱的天空中翩翩起舞,爱的天空,将充满自由和温馨。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了,但对学情的把握还很有欠缺。导致的结果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听一遍再快速地读一遍,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究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后面的质疑和释疑环节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发现、探究,原定的“生成性教学”体现得不明显,学生提问往往问不到点子上,释疑更难以把握课文意蕴。

2、整堂课的教学,事实上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得少。一是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深,致使很多问题最后变成了老师的讲解;二是老师心太急,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环节匆匆抛出答案。事实上是理念上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综上两点,的问题仍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未转变,仍是教师操控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上,应尽力的改变自己惯用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急,不躁,让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学习和领悟。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的教学行为都应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而努力。

推荐访问:寓言 教案 寓言四则教案8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版权所有:价值范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价值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价值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