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价值范文网>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将相和教学实录五篇

将相和教学实录五篇

发布时间: 2023-04-18 04: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相和教学实录五篇,供大家参考。

将相和教学实录五篇

《将相和》教学实录: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第二课时

(-)小结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善于察颜观色,能洞察对方的心理,随机应变,果断地想出了对策。这又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解“理直气壮”从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

“撞”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为什么?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这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

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壁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蔺相如非常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誉,在这种场合,秦王根本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师:其实,蔺相如说这话是在保护自己,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可见他非常聪明。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客客气气”是非常客气有礼貌吗?

这句话写出了秦王什么心理?(生气,无可奈何)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师: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4.学习渑池之会。

(l)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读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表现的机智勇敢)

①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去吧,怕有危险,”有什么危险?秦王借渑池之会报上一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一箭之仇,其实渑地之会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政治斗争,在赵王和大臣们左右为难时,他审时度势,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因此赵王才决定动身并让蔺相如随行)

②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机智,因为蔺相如很快就想出对付秦王的办法。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让人记下来。)这叫什么办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时由这句话也能看出蔺相如勇敢。因为蔺相如只不过是赵国的一位大臣,但他一点都不害怕,敢走到秦王的面前,面对面地和他进行斗争。

③“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这句话中的“拼”字就把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临危不惧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连命都豁出去了,他是多么勇敢啊!)

谁能读读这个句子,把蔺相如的勇敢精神读出来。

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呢?我们看看这句话的提示语里能加上什么表示语气的词?

(蔺相如生气地说;蔺相如怒气冲冲地说;蔺相如怒发冲冠地说;蔺相如咬牙切齿地说。我们就用怒气冲冲的语气来读读试试。自由练习读,指名读,读出感情)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①他们打成了平局。因为秦王先叫赵王鼓瑟,后来蔺相如也叫秦王击了缶。他们都演奏了乐器,一比一平。

③我看是决出了胜负,赵国赢了。因为秦国的力量比赵国强。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③我认为是赵国胜利了。因为秦国是个强国,赵国是个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了乐器,还是秦王吃了亏。

④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在蔺相如逼迫下才去的。秦王和蔺相和的身份不一样,秦王是君,而蔺相如是臣。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样也显得秦王更难堪。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①归功于蔺相如。为什么?

蔺相如在渑地会上表现得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说应该归功于他。

说得不错,老师也同意这个意见,同学们再看看书,还有什么补充吗?

②廉颇也有一份功劳。为什么?

(如果不是廉颇带领大军在边境上做好应战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地放赵王回去。可见,蔺相如是在廉颇的密切配合下,才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很好,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既注意了主要的,又注意了次要的,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教师: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5.学习“负荆情罪”。

(l)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3)交流学习结果。

①廉颇知错就改。(看图读课文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②蔺相和顾全大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五)质疑,释疑

《将相和》教学实录: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 篇二

(本课例为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习了《将相和》,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呢?

生(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师:刘老师喜欢听故事,尤其爱听历史故事。《将相和》是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朗读这样的历史故事该用怎样的语气呢?

生:应该读得缓慢些。

生:我认为既然是故事,就要读出讲的味道来。

师:对!讲故事要娓娓道来,让听故事的人能够入情入境。怎么样才能读出讲的味道来呢?刘老师给大家三个小建议:一是叙述的语言适当慢一点,二是要注意故事里的人物语言,三是心里要装着听众。接下来刘老师要听大家来讲故事,听谁来讲呢?

生:分组读。

师:好!就听你的,小组读,请哪个小组来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学生纷纷举手)这一组人气指数最高,就请你们组。

(小组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等。)

师:很好,讲故事的味道慢慢地越来越浓了。现在要考考另外两组听众: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要和那块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问: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生1:如果那时候秦王很和气地把蔺相如劝下来了,那么他是不会再撞上去的:如果秦王反而拿宝剑逼他。如果秦王猜测到蔺相如是假撞,那么他有可能会撞上去。因为蔺相如那时候……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我认为蔺相如是想试探一下秦王。秦王怕撞碎了璧,连忙把他劝住,说一切都好商量,还叫人拿出地图,把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他看。我觉得蔺相如是这样想的,就是想试探一下……

师:你的意思一句话:假撞。对吗?

生3:试探!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将来如果当外交官。一定会很出色。

生4:他绝对不会撞上去的,我从第六自然段看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我从这个“一定”中看出蔺相如是十分有把握的,一定会把璧送回去。

师:多有心的孩子!不是说把璧送回来,而是要毫发无损地“完璧归赵”,岂能撞碎这无价之宝?那么蔺相如又凭什么敢于立下这样的誓言,如此胜券在握呢?

生:我觉得这是秦王的问题了。前面说到,赵王收到的是一块无价之宝,秦王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去搞到,他一定会想:唉呀,这可是个绝世好玉啊,我不能让它浪费了,就这么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拿着往柱子上撞,我一定要先劝住他,不能让他撞。可能蔺相如就利用了这一点。

师:这叫知已知彼。把掌声献给这两个同学。但秦王真的是喜欢这块玉吗?他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得到“和氏璧”吗?和氏璧真的值十五座城池吗?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地思考。课文里面找不到答案,下课的时候去阅读刘老师给你们的资料。

现在我们听下一个故事——渑池之会。现在轮到你们了吧?希望你们听得比他们更好。当然也希望你们读得比他们更好。预备齐!

生: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师:很好,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你们先猜猜刘老师可能会提一个什么问题?

生1:我觉得老师有可能会提:蔺相如为什么会在渑池会上说,“现在您跟我只有五步距离,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生2:我的问题就是,蔺相如凭什么这么说?

生3:蔺相如为什么敢和秦王拼命?

生4:蔺相如为什么说:“您跟我……”要用“您”?

师:老师的问题是:蔺相如会不会跟秦王拼?是真拼还是假拼?

生1:我认为是假拼。因为秦王身边有很多侍卫,他不会怕……

生2:我也认为那是假拼,他是利用秦王贪生怕死的心理,

师:你怎么知道秦王是贪生怕死呢7

生2:因为我从课外了解到,秦王大修陵墓,为了长生不老还到处求灵丹妙药,所以我知道秦王贪生怕死。

师:哦,你的知识真渊博啊,可惜张冠李戴了。这个秦王不是那个秦王。你说的那个秦王是秦始皇,这个是比秦始皇早三百多年的秦昭王。秦始皇贪生怕死,这个秦王不一定,文章当中也没有依据。

生3(理直气壮地):我认为是假拼!

师:你瞧,这就是理直气壮。

生3:因为这是在秦国的地界,假如蔺相如跟秦王拼了,赵王也活不成了,身为臣子必须为君王考虑周到。

师:把掌声献给这位善于思考的同学。这才叫会思考,这才叫会倾听,这才叫会读书。上次他敢拼,他是了解了秦王的弱点,喜欢这块玉,料他不敢逼我。这回秦王是不可能像喜欢“和氏璧”一样喜欢我们赵王的。

(生大笑。)

师:现在赵王在身边,拼个鱼死网破,国王都没有了,我蔺相如还算一个好臣子吗?这一次去,是谁促成的呀?大家都不让赵王去的,只有蔺相如赞成去。你能完璧归赵。你就应该“完王归赵”吧?

(生频频点头。)

师:现在王都不在了,这玉有什么用啊?所以说,他是不会撞的。但不会拼,他又凭什么敢拼呢?就不怕秦王识破这个计策吗?这个问题书上没写,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等下再回头来解决。这个小组讲述的语气让我们感觉到了听故事非常有味道。你们虽然人少一点,但希望要像蔺相如一样,不要在强者面前示弱。预备齐 ——

生: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师:停,我看你们已经很服气了,再来一次。

生:蔺相如对他们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师:停,蔺相如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心情应该怎么样呢?如果我们要在“说”前面加个成语,应该加什么词好呢?

生:诚心诚意、忧心忡忡、语重心长。

师:我也觉得最恰当的是加一个“语重心长”,语重心长一般用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忧虑,一是十分真诚,此刻最符合蔺相如的心情,你们就要读出这种心情。他们人少了一点,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

师:历史故事,就应该这样慢慢地讲述。故事讲完了,那么刘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你来猜一猜。

生1: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

师: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2:因为廉将军觉得自己很惭愧,蔺相如有这样的思想,池还想得这么坏……师:简单一点说,就是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要负荆请罪。生1:他为什么要负“荆”请罪,而不是穿好衣服,拿着礼物,上门去赔礼道歉,说对不起啊?

师:哦,对呀!到上大夫家去道歉,为什么要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这多不礼貌呀?为何不是拿着一坛老酒去、带上高级礼品、衣冠楚楚地去?

生3:他是非常诚心地去请罪的,而且他是负着荆条,因为荆条有很多的刺,背在背上是很痛的。意思是你哪怕打我几下都无所谓,以显示他的诚心。

生4:我觉得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话应该知道蔺相如思想很崇高,不会对老酒一类的礼物感兴趣。

师:哈哈,蔺相如是个清官,你说得对极了。他的崇高思想是什么?

生4:不顾及个人的利益,顾及大局的利益。

生5:我认为廉颇认识到自己犯的错很严重。彼此不和的话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会趁机攻打赵国,轻的话会丢失赵国的半壁江山,重的话会全军覆没,他也认识到自己犯的错很大,所以要负荆请罪。

师: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假如是蔺相如犯了错,他会不会像廉颇这样负荆请罪?

生:不会,廉颇是武将,他会负荆请罪。蔺相如是一个文官,他不会背着荆条,他会用其他的方法来请罪。

师:把掌声献给他。背着荆条是武将、军人的作风,体现了将军耿直的个性,对就对,错就错,这就是将军的风度。我们再看看文官蔺相如是如何表示自己的真诚的,“以国家大局利益为重”的意思他是如何让廉颇关口道的?他是不是直接跟廉颇|兑:“廉颇呀,我们要团结呀,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呀!”

生:不是。

师:我们找找蔺相如的话。

生:(齐读)“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师:他这话是对谁说的?

生:对手下说的。

师:手下的人再把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这就是文人的计谋,文人的智慧。讲故事听故事都很有味道,但是如果我们走进故事当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大家请注意看黑板上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完璧归赵”的是谁呢?

生:蔺相如。

师:“渑池之会”是谁会见谁?

生:秦王和赵王。

师:对,是从秦王的角度概括的。那么“负荆请罪”的又是谁呢?

生:廉颇。

师:这三个标题,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人物角度来概括这三个故事的。而且每一个故事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物。那么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我们先看“完璧归赵”,在“完璧归赵”的故事里,秦王主要想干什么?

生:换璧。

生:骗璧。

师:对。这个“骗”字很重要。换璧是假,骗璧是真,他是“拿城骗璧”。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秦王“拿城骗璧”的局势。廉颇在干什么?

(生皆茫然,“完璧归赵”中没有廉颇出场的文字。)

师:在“完璧归赵”中。廉颇做了些什么?

生:我认为他是在跟赵王商议,商议如何去跟他们以璧换城。

生:蔺相如不是叫人带着和氏璧回赵国吗?我想他可能护送和氏璧。

师:你很会想象。但是没有文字依据,不可靠。

生:蔺相如是叫人送和氏璧,我认为那人把璧送给了廉颇。

师:你这还是想象的,要从文中找到依据。看课文: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刻召集大臣来商议。廉颇算不算大臣?

生:算。

师:面对换不换的难题,廉颇他有没有策略?

生:没有。

师:当大家都在为难的时候,面对秦王以城骗璧的阴谋,廉颇他是——

生:左右为难。

师:在这个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廉将军破解不了的难题,蔺相如出来化解了。我们再看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主要做了什么?

生:蔺相如以命相逼。维护了赵王。

师:这个“逼”很好,我们就用这个逼。以命相逼。逼谁啊?逼秦王。干嘛呢?

生:击缶。

师:很好。你看,每一个人物在故事当中,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现在你们就知道了,蔺相如为什么会在渑池会见当中敢于以命相逼,他的底气来自哪里?

生:廉颇坐镇国都。

师: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到读一读。

生:(齐读)大将军廉颇坐镇国都。并派将军李牧带着军队送赵王一行到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师:还有一处。

生:渑池会上,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怎么样,只好放赵王回去,

师:没有廉颇的坐镇国都,他敢这样吗?那真是以卵击石,匹夫之勇,最后只能鱼死网破。我们再看第三个故事,廉颇来负荆请罪时,蔺相如是如何做的?

生:蔺相如热情地出来迎接。

师:很好,用了课文中的词句,蔺相如热情迎接。读书就要善于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廉颇的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的热情迎接,让我们感觉到“和的真诚”。面对赵国文臣武将真诚的和,秦王怎么样?课文中没有写到,但秦王一定不会无动于衷。

生:我认为秦王肯定是在准备攻打赵国。

师:和氏璧没有到手。反受了一肚子委屈,岂能善罢甘沐?很好。合理的想象。

生:我想秦王知道他们两个和好之后肯定很懊恼,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样要攻赵国更不容易了。

生:我认为秦王会再次挑拨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

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生:我认为秦王也想找个像蔺相如一样机智的人,还想把璧给骗过来。

师:那么秦王面对蔺相如与康颇真正合二为一,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怎样想呢?生:秦王很苦恼。生:你们干嘛不继续吵起来。(众生笑)生:还在犯愁。生:大发雷霆。生:忧心忡忡。师:对,秦王肯定是坐立不安啊(板书),理清了人物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其他人物的身上得到反映。看课题,《将相和》,第三个故事是写“和”,那么前面有没有写他们的“和”呢?

生:没有。

师:我说有。

生:没有,前面是写他们不和。

师:有道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完王归赵”立了大功,廉颇就闹不和。但是,老师觉得前面两个故事也是在写“和”。同学们看,廉颇负荆请罪的时候,他被蔺相如的哪种品格打动了?

生:以国家利益为重。

师:有一点我不明白的是,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德是怎么来的?是与生俱来?他为什么能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

生:蔺相如知道秦王经常去进攻别的国家,如果不和的话,赵国危在旦夕,所以他能做到。

生:因为他前面两次为赵王立功,赵王开始封他做上大夫,再封他做上卿,很器重他,使他要为赵国着想。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前面的故事。在渑池会上,如果没有廉颇坐镇国都,蔺相如能够顺利地“完王归赵”吗?

生:不能。

生:很可能有去无回。

师: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一请秦王击缶,秦王拒绝:再请秦王击缶,秦王再拒绝:最后不得不以死相逼,秦王也只好击缶。你们想想,蔺相如从渑池回来后,他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什么?

生:没有廉颇,就没有自己的成功。

生:他应该感受到了团结的好处,

师:对呀!蔺相如切身感受到了文臣武将“和”的力量,感受到了“和”对自己、对国家的重要。渑池之会。如果他们两人闹不和,能成功吗?

生:不能。

师:渑池会。可以说是文臣武将“和”的完美合奏。我们再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有没有讲“和”?

生:有。

师:面对秦王“拿城骗璧”的局势,大臣和武将们束手无策,面对这场国难。蔺相如勇敢地站出来,而且顺利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如果蔺相如不站出来,赵国会怎样?

生:天下大乱。

生:也许早把和氏璧乖乖地交出去了,

生:也可能秦国大举进攻赵国。

师:如今,面对秦王以城骗璧的阴谋,蔺相如站出来,让秦王吃个哑巴亏。那么,蔺相如完璧归赵,化解了赵国的危机,实际上也解了廉颇的围。经历这一事件,廉颇应该感受到什么?

生:感谢蔺相如。

生:感受到“和”的重要。

师:廉颇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吗?

生:有。

生:没有。

师:当然没有,如果一开始廉颇就从“完璧归赵”中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他后来就不会和蔺相如“闹不和”。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其实写的就是“和” 的开始,但是我们可爱的廉颇将军却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在渑池之会上,廉颇依旧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和”的强大。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得给他个下不去”。

同学们,你们现在说说蔺相如为何能自觉地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呀?

生:因为蔺相如体会到了“和”对国家的好处。

生:因为他知道廉颇是爱国的,要和廉颇团结起来。

师:对,因为蔺相如切身感受到了文臣武将“和”的强大,没有对“和”的强大的理解,不可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而我们可爱的廉颇将军开始之所以“闹不和”,不是因为他不爱国,也不是因为他不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没有认识到“和”对个人、国家的好处,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和”的强大。你看,当廉颇得知蔺相如躲避自己是为了“和”,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就负荆请罪,从此和蔺相如结下刎颈之谊。所以。我们今后评价某个人物,不要简单地说某某人好,某某人不好。品德的问题。许多其实都是认识与了解的问题。

《将相和》看似只有结尾在讲“和”,其实故事一开始就在讲“和”,处处在写“和”。如果仅仅看到故事结尾的“和”,那只是表面的“和”。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很多,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和”的强大力量。我们中国人自古就钟爱“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今天我们也明白了“人和国——”

生:人和国家兴旺。

师:对!人民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强大,国家才能兴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孩子们,这就是历史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后还有两个作业,一、在每个故事中,赵王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又主要在干什么呢?想什么呢?课后自己去归纳。二、“将相和”之后。蔺相如和廉颇携手保卫赵国,可我们知道最后还是秦国灭亡了赵国,统一了中国。这其中还有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请大家课后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汁原味的故事,比我们的课文更丰富有趣。下课。

(本课例由任妹整理。)

《将相和》教学实录: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4)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②‚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大家找找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③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④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的很被动呢?

⑤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6)复述‚完璧归赵‛(提示: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梗概进行。)

⒋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幻灯出示学习方法)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观看录像剪辑,学习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2.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3)秦王又没占到赵王的便宜,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样?

(4)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5)同学们,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是打成平局,还是分出胜负?为什么?

3.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他的什么品质呢?

五、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

2.检查自学情况。

(1)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2)读一读:‚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当时是怎样说这段话的?读一读,体会他的语气。(读出廉颇的满腔怒气和对蔺不服、不敬。)

(3)想一想: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4)廉颇忽然醒悟,‚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那这儿为什么要用‚罪‛?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5)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出示‚负荆请罪‛图片)请同学演演。

(6)想象说话

①如果当时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这件事传到秦王或赵王耳朵里,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③廉颇的手下看到他负荆请罪,又有什么感想?

④你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回想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7)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3.小结: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从课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在读书笔记上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附:板书设计

相 将

完璧归赵 勇敢机智

渑池之会 忠君爱国 勇猛善战 爱国

负荆请罪 胸襟开阔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将相和》教学实录: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 篇四

本系列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的练习题,家长和学生可以下载打印做一下,巩固课上学到的知识

《将相和》一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______________,“相”是指______________。课文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课文中的蔺相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削弱(     )    热情(    )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写话。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

廉颇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相和》二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chēn chēng)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  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liáng  liàng),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  充)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我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称赞(      )    诚意(     )    隆重(     )

3、蔺相如怎么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用“______”和“ ﹏﹏”画出蔺相如要撞璧的动作和语言。

5、我根据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

(1)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

a、展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b、赢得送璧回国的时间。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秦国理屈被动。d、祝贺秦国取得宝璧。

(2)下面对“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秦王喜欢和氏璧。b、秦王不怕失信于天下。

c、蔺相如又机智又勇敢,秦王很怕他。

6、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相和教学实录 篇五

师: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赵国。那个时期在赵国有两个威望很高、影响极大的人,一个是蔺相如[板书:蔺相如],这个人的姓不好写,草字头下一个“门”字,“门”里面一个“隹”字,这个字念l@n。还有一个人,名望和地位不在蔺相如之下,他的名字叫廉颇。[板书:廉颇] 注意这两个字的写法。廉颇是个大将,[在廉颇后面板书:将]蔺相如是个有名的宰相。[在蔺相如后面板书:相] 这个故事是说大将军廉颇和宰相蔺相如起初感情不是那么很好,但后来一变而为感情很好的朋友。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他俩由感情不好而到很好,所以题目就叫做《将相和》。

[板书:将相] 。什么“和”?

生:[齐答]和好的和。

师:[继续板书:和] 这个字的口字要写得靠下一点,凡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笔画较左边少,右边部分就靠下一点写[指板书:“和”字的“口”]。这个故事是怎样引起的呢?它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闻名天下的一块宝玉“和氏璧”,[板书:和氏璧] 哪个璧?

生:[齐答] 璧玉的璧。

师:这个故事在哪里见过?

生:《和氏献璧》。

师:《和氏献璧》的最后两句话怎么说?[指名学生回答,以下凡不注明的都是指名回答]

生:为了纪念和氏为这块玉失去双足而命名为和氏璧。

师:这块玉之所以称为宝玉,不只是它玲珑剔透,质地精良,更重要的是这块玉在刖掉一个人的双足后,才被发现的,所以简称和氏璧。《将相和》这个故事怎么引起的呢?当时战国时期在中国境内分成七个大国,谁能说说是哪七国?

生:齐楚燕韩赵魏秦。

师:哪个国家最强?

生:[齐答]秦国。

师:人们当时提起秦国往往叫它什么?

生:虎狼之国。

师:虎狼之国[板书:虎狼之国],一方面说明他强,一方面说明什么?

生:强暴。

师:不讲道理。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国家不守信用,对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对策。究竟是怎么样呢?看地图。

生:近攻远交。

师:远交哪些国?

生:远交齐、楚、燕。

师:近攻哪些国?

生:近攻韩、赵、魏。

师:和氏璧原来在楚国,后来落入赵国手中。秦国听说和氏璧落入赵国,便写了一封信给赵国送去,说愿意拿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赵王接到这封信就召开了御前会议,商量换不换。这是故事的开头,由赵王作主席,召开文武大臣会议。我们看是怎样处理的,文章一开头第一节就是。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学生开始看书],看到决定之后就行了。看完的坐好[学生默读,读完后即自动坐好,约一分钟,大部分学生都已坐好,教师即开始讲课]。我们首先看赵王接到信很着急,召集文武大臣讨论很久,得出两句话。哪两句?[许多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送去不好,不送去也不好。

师:决定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送去不送去呢?

生:[齐答]没决定。

师:讨论半天没有办法(用手势表示没办法)。怎么说?

生:简直没有办法?

师:送去不好,文章说明得很清楚。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这是秦王耍的花招,想把璧骗到手,但又不给城。

师:秦王耍的花招不过是想把宝玉骗到手罢了。“罢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答]完了。

师:“罢了”换两个字怎么说?

生:[参差不齐地回答]而已。

师:送了璧秦王就给城吗?

生:[齐答]不给。

师:送去不好,白丢宝玉。不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不送璧伯秦王以这件事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师:不送璧怕秦王以这件事作为什么?

生:[齐答]借口。

师:[板书:借口],什么叫借口?

生:不正确的理由。

师: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有。

师:[发现学生的回答不恰当,立刻重问一句]有理由没有?

生:[齐答]没有[学生显然对这个词是不太理解]。

师:没理由,假托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又是不正确的,这就叫做借口。过去讲过的《草船借箭》,周瑜想杀诸葛亮,限他三天造那么多箭,“造箭”是为杀诸葛亮的——

生:[齐答]借口。

师:对,这就是“借口”。赵国文武大臣争论了很久,简直想不出办法。以后呢?课文中单提一人,谁?

生:廉颇,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也拿不定主意。

师:连那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廉颇也拿不定主意,以后还差一句话……你们能不能补充?

生:别人更甭提了。

师:那别人就更甭说了,这是由赵王作主席讨论了半天也实在没办法。文章用哪四个字可以说明没有办法?

生:束手无策。

师:束手无策[板书:束手无策]。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这种写法是为谁出场而写的?

生:[齐答]蔺相如。

师:蔺相如出现了,蔺相如出现之后有办法没有?谁能在这个地方接着念,念出这段[指名朗读]。

生:[朗读]正在非常为难的时候,有人推荐一个官职很小的蔺相如,说他勇敢机智,找他夹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差人把蔺相如找了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并问他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如果他不给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秦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赵王问:“谁可以担当这个任务?”他说:“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带着宝玉去泰国。如果泰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那时候我国理直,秦国理屈,秦国如果动兵,就更没有道理了。”

师:结果蔺相如有没有想出办法?

生:[齐答]有。

师:“介绍”用哪个词?[指名推荐]

生:推荐。

师:几个字说明了蔺相如?——

生:机智勇敢。

师:[板书:勇敢机智]连同赵国大将廉颇和文武宫在内,讨论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把蔺相如找来,想了一会儿,比开会时间——

生:[齐答]短。

师:短时间就想出解决办法,怎么样?

生:提出自己的主张。

师:[板书:主张]主张什么?

生: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

师:不能不答应。蔺相如接着陈述自己的理由[板书:理由],他根据的是什么理由?念念这段话[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说:“秦国要求拿城来换宝玉,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要是秦国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两下比较,宁可答应下来,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

师:两相比较,他用了一个什么词[用手势表示两相比较]?

生:让理屈名声背在秦国的身上,这样解决了大家的什么顾虑?

生:怕秦国发动侵略战争。

师:我们不给送去,理屈的是赵国;送去,不给城,理屈的是泰国。对比的办法,要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宁可”理屈背在秦国身上,则不能发动侵略战争。我们看“宁可”,你们见过这样的句子吗?说一说。

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师:还有——

生:[有些紧张]宁可跪着——

师:你说反了[等待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还答不出,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谁能说?[又等待了一会儿,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

生: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师:对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在几种情况下选择一种,蔺相如有几种方法?

生:[齐答]两种。

师:宁可送去璧让秦国理屈。接着蔺相如还提出他的结论[板书:结论],谁愿意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意带宝玉去秦国,如果秦国不拿十五座城交换,我就设法把宝玉送回来,保证完璧归赵。”

师:对,送去之后,如果秦国真的拿十五城交换,赵国交换不交换?

生:[齐答]交换。

师:如果交换成了,就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城入赵,璧留秦[板书:城入赵,璧留秦],两者加一个虚词用什么?[有个学生回答“归”,教师说“归”不好,又有人答“而”]对,而[在城入赵和璧留秦当中加一“而”字],不给城,完璧归赵[板书:不给城,完璧归赵]。我们也加一个虚词是什么?

生:[齐答]而。

师:不大合适[有一个学生说“则”]。对,“则”,如果秦给城则璧给秦,不给城则璧归赵,这样做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这当中当然有——

生:波折。

师:还有——

生:斗争。

师:要经过斗争,谁把这段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蔺相如到了秦国,在王宫里大殿上献上宝玉,秦王只称赞宝玉好,绝口不提十五个城。他看秦王果然没有诚意交换,就上前几步,说:“这宝玉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秦王就把宝玉交给他,他捧着宝玉往后退,退,退,靠近柱子站定了,怒发冲冠,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没有交付十五个城的意思,所以我把宝玉拿回来,你要是强迫我,我的头和我手里的宝玉,就一齐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托着宝玉,斜看着柱子。秦王怕砸了宝玉,再三说好话,又叫主管人员拿了地图来,指给他看,说明把哪十五个城给赵国。蔺相如又想,秦王这是耍手段,假装要给那些城,就说:“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大,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秦王想强迫蔺相如改变主意恐不可能,于是便答应斋戒五天,并且跟他约定日子,举行隆重的授璧典礼。

蔺相如回到馆驿,知道秦王仍旧没有诚意交换,就叫跟他来的人,化了装,走小路把宝玉送回赵国去。到了举行授璧典礼的那一天,他大大方方的对秦王说: “秦国从来不守信用,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回赵国去了。再说,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者到秦国去,赵国马上就把宝玉送来。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要是先把十五个城割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住宝玉,得罪大王呢?现在宝玉已经送回,你杀了我也没用!请你和你的大臣仔细商量商量吧!”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好好招待他,送他回国。

师:还有几句再念一念。

生:[接着朗读]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封他做大夫。

师:[发现学生读丢了一个字,有的学生也发现了,便举了手,这时教师问了一句]封他做什么?

生:[愣了一下]封他做大夫。

师:什么?

生:上大夫。

师:这段课文表明蔺相如花了不少力量,也表现了他[指名回答]

生:勇敢机智。

师:别人[赵国其他官员]不敢去,他敢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挺身而出,他的对手是厉害无比、狡猾阴险的秦王。到了秦王大殿上,蔺相如的智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拿玉要砸的那个地方。

师:第一次秦王接玉时怎么样?[停了一下,没让学生回答]秦王接了这块宝玉,高高地坐在当中的宝座上,两边排列着文臣武将和卫士,很是庄严威武。蔺相如一个人,双手捧着宝玉献给秦王,秦王只称赞宝玉,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字,什么字?

生:[齐答]只。

师:只是不提什么。

生:[齐答]十五城。

师:怎么说?

生:[齐答]绝口不提。

师:连谈都不谈,这是耍手段。如果商相如说你不给城,还给我宝玉,这样秦王会给玉吗?

生:[齐答]不给。

师:不但不给,反而会遭到武士的驱逐。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叫什么?

生:随机应变。

师:对,他说宝玉有毛病指给秦王看,接到玉后,退到柱子边,他很气愤。书上怎么说?

生:怒发冲冠。

师:[板书:怒发冲冠] 冠是什么?

生:[齐答]帽子。

师:“怒发冲冠”是说生气时头发把帽子都冲掉了。[学生都笑了]没有这样的事,这是什么写法?

生:[齐答]夸张。

师:“怒发冲冠”是夸张的写法,表示非常愤怒。蔺相如干脆揭穿秦王的阴谋,你看他是不是莽撞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如果他拿不到宝玉,他绝对不撞,如果撞了怎么样?撞碎活该![学生活跃]他拿着玉这样一撞就和玉怎样?

生:[齐答]同归于尽。

师:当时秦王对他有办法没有?当时秦王可以让武士对付他,但怕他把宝玉砸碎,只好拿着地图对他说好话,蔺相如是不是一个只是能说会道的人?

生:[齐答]不是。

师: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秦王想让他把宝玉交出来,他不想交出宝玉,又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念一念书上怎么说的?[指名学生朗读]

生:[朗读]“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宝贝,赵王送出这宝玉的时候,礼节很隆重,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还要举行授璧典礼,这样我才敢献上宝玉。”

师:和氏璧是块宝玉,是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比的,这叫做什么?

生:无价之宝。

师:[板书:无价之宝] 这块宝玉给秦王送去的时候,赵王曾经怎样?

生:斋戒。

师:过去我们曾经在哪里讲过?

生:西门豹治水,讲过斋戒。

师:斋戒的时候要沐浴,不喝酒,不吃荤,要恭恭敬敬。赵王既然这样,秦王也应该斋戒五天,举行授璧典礼,这叫什么?

生:[齐答]受。

师:秦王答应了没有?

生:[齐答]答应了。

师:他为什么答应?

生:他知道蔺相如走不了。

师:秦王想,早两天得到也可以,晚两天得到也可以,只要人走不了,璧也走不了,白添一块宝玉。结果蔺相如又发挥他的智慧,回馆驿后,让随从化装把宝玉送回去。他为什么要求用五天呢?

生:可以保证随从带璧回到赵国境地。

师:他是有意识的这样做,过了五天秦国追也追不上了,五天之后他再大大方方地承认。如果秦王讲信用,你要璧就把城先给我们。这时璧也不在了,你杀我也没有用,秦王只得好好款待他。为什么不杀他?

生:杀之没用。

师:杀了他也得不到宝玉,白白承担一个随便杀人的名声。秦王得了宝玉就完了吗?

生:[齐答] 没完。

师:没完。他一定会认为赵国好欺负,要了玉之后,还会把城要回来。相如的机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维护了赵国的名誉。所以回去后赵王封他什么?

生:上大夫。

师: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是对的;什么叫封?[没有学生举手] 你们不知道?古代帝王奖赏他做官,给他名利地位叫做封[板书:封]。下课。

推荐访问:教学实录 将相和 将相和教学实录五篇 《将相和》教学实录:悄悄地 走进故事深处 将相和的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价值范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价值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价值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171号